English

“垮掉”的彼岸

1998-10-21 来源:中华读书报  我有话说

我向来以为将BeatGeneration译成“垮掉的一代”是意识形态色彩浓厚时代的结果。因为60年代美国反文化(Counterculture)运动的干将们无论表现得多么悲观厌世,他们自己是不会承认属于“垮掉的一代”的。不过,翻译这东西是很在乎约定俗成的,换一个译法不容易叫人接受,权且沿袭旧译吧。

话得从纽约圣马丁出版社近期出的《杰克·凯鲁亚克的隐秘生活》(TheHiddenLifeofJackKerouac)说起。凯鲁亚克是“垮掉的一代”的代表人物之一,这本传记的作者埃利斯·阿姆伯恩是凯氏晚年作品的编辑。书出不久,名批评家莫里斯·迪克斯坦便在《纽约书评》上发表文章,说凯鲁亚克鼓动了一场运动,自己却在运动未结束时就对之失去了兴趣。

60年代反文化运动的群星渐渐失去了昔日的灿烂;然而,曾影响过这场运动的“垮掉的一代”却越发吸引了研究那段历史的美国人。或许因为“垮掉的一代”大抵由真正的作家集合而成,而不只是媒介的对象组成的吧。去年,艾伦·金斯堡和威廉·巴勒斯(两者与凯氏齐名,皆属“垮掉的一代”)与世长辞,报纸杂志洪水般地发表评论。凯鲁亚克的《在路上》(OntheRoad,1957)当年辗转了6年没人愿出版,迄今已售出三百多万册。这本书影响了许多读者,包括诺曼·梅勒、厄普代克、品钦、汤姆·沃尔夫等。1973年,第一本凯氏传记出版,此后写他的书籍和回忆录不计其数。凯鲁亚克自编年谱也有20卷之多,并且片纸不遗。1995年,维金出版社出了他的第一辑书信选,今后还打算从他那120本日记中筛选些东西出版。埃利斯·阿姆伯恩所著《隐秘生活》只是几种新出的凯氏传记里的一种。

凯鲁亚克生于麻省一个法裔加拿大家庭,五、六岁才学会讲英语,从小耽于梦幻。年时的凯鲁亚克就向往波希米亚式的生活,后来曾两度从哥伦比亚辍学,去墨西哥城、巴黎和摩洛哥游荡。他把刻板的生活看得比死还重,所以总在动,总在寻找新的体验,并将新的体验写进作品中。

凯鲁亚克和卡萨迪的跨国旅行是他写作的最大源泉。1951年到1957年间,凯氏还写过十来本回忆性质的书,都被出版商拒绝了。到金斯伯格的长诗《嚎叫》(Howl)和自己的小说《在路上》招致媒介注意“垮掉的一代”时,凯氏自己对垮掉“现象”已失去了兴趣。他生命的最后10年是与偏见十足的母亲度过的,与朋友失去了一切联系,性格变得越发尖刻保守。1969年,他酗酒致死,年47岁。在凯氏与外界失去联系不再入时的时候,埃利斯·阿姆伯恩是他作品的编辑。后者常给他些鼓励和建议,但始终未得允许完整地出版他的著作。阿姆伯恩这样的读者正是凯氏所怕的人。他担心阿氏会利用他的性事诋毁他(一个同性恋者)。其实,他的担心有点多余。阿氏对凯氏评价甚高,说自考顿·马瑟(美国历史上有名的清教布道者)以来,没有人像他这样影响过公众道德。按迪克斯坦的话来说,凯鲁亚克既不是魔鬼,也不是圣徒;他是内心充满矛盾的常人,一个自幼想当作家的人。凯氏自己也不想成为“人性的道德灯塔”。在凯氏鼎盛时见过他的梅勒常提起“theSweetnessofhisCharacter”,GoreVidal则喜欢说起他的“动物魅力”(animalcharm)。

从文学角度谈,凯鲁亚克是“解放者”,他将作家们从形式的俗套中解放出来,自由自在地表达思想情感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